商界大佬段永平的200条商业逻辑,不管是否创业,都应该要知道
5、人才培养
(92)招人分合格的人和合适的人。合适是指文化匹配, 合格是指能力。价值观不匹配的人,坚决不要。给公司制造麻烦的,往往是合格但不合适的人。一群合适的普通人在一起,同心合力也能干大事。(2018-09-30)
(93)人才的合适性往往比合格性重要。合适性就是人才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合格性就是人才做具体事的能力。合格性是可以通过培训提高的,合适性很难改变。(2011-03-26)
(94)我们一般不引进高级管理人员,因为很难培养其合适性。(2010-03-24)
(95)培训的成本很贵,但不培训的成本更贵。不知道第二点的企业走不远。(2013-10-28)
(96)奖金实际上应该是种契约,是跟业绩挂钩的,不是老板“赐”给大家的。比如,在某些条件前提下,企业获得利润的20%给员工,分配时则是根据你的绩效考核体系去分的。(2019-04-26)
(97)凡是员工见到领导都战战兢兢的公司,时间长了都会出问题的。因为这种公司的员工大多都会变得没有担待,凡事希望交给上级去决定,效率慢慢会降低。除非这种公司的产品非常聚焦,大老板确实可以照顾到所有大方面,不然早晚会出问题的。我觉得日本企业这些年在有些行业出问题就是这个原因。
(98)马云说过,人呆不住就两个原因,钱给少了或者是心委屈了。这句话非常经典,把保健因子和激励因子说得非常形象。钱是保健因子,不是激励因子,给多了没用,给少了不行。绝大多数人在这点上都错了,因为钱不是万能的,当然没钱也是万万不能的。激励因子,实际上,就是不要让人心委屈了,要让人觉得有意思。(2019-10-19)
(99)从“保健-激励”双因素模型来看,保健因素如果不能满足,人肯定会走。保健的关键在于公平。1989年,我在工厂账上只有3000元、负债200万元的情况下接手,到1995年赚了好几亿。最早老板让我接手的时候说按七三分账,后来给我们的分成变成两成、一成,不断食言。如果当初他兑现承诺,我是不会离开的。保健因素是基础。
(100)放权里最关键的是,可以容忍别人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所犯的错误。我个人的理解是,其实干同样的事我也会犯错,为什么别人不可以犯错。(2012-05-18)
投资逻辑
1、投资信仰: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
(1)每个人都有一颗投机的心,所以才需要信仰。我对信仰的理解就是“做对的事情”,或者说知道是“不对的事情”就别做了。人们爱做“不对的事情”是因为这类事情往往有短期诱惑。(2013-02-01)
(2)投资的信仰指的是,长期而言,股市是称重机。对没有信仰的人而言,股市永远是投票器。(2013-05-17)
(3)做对的事情,最后会有好结果,或者说,做错的事情,最后会有大麻烦。至于把事情做对,是个过程,有时候快有时候慢,需要投资者耐心等待。(2012-05-20)
(4)从“做对的事情”的角度看,投资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就是买公司的生意,就是买公司未来的净现金流折现。从“把事情做对”的角度看,投资就是要看懂公司的生意。(2018-10-08)
(5)多数人在投资时习惯去看有没有“把事情做对”这点,从而会很容易掉进短期表现当中。即使是伟大的企业在“做对的事情”的过程当中也是可能会犯错的,因为“把事情做对”往往需要一个过程。“长期投资”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要能够相信坚持“做对的事情”的有能力的公司最后会“把事情做对”。(2013-02-13)
(6)对的事情往往和能长久有关系,投资上尤其如此。如果能尽量不做不对的事情,同时又努力地把事情做对,长时间(10年、20年)后的区别是巨大的。(2019-04-02)
2、投资原则:不懂不投,不投机不做空,不借钱投资
(7)投资很简单,但绝不容易。“简单”指的是原则简单,就是不懂不做;“不容易”指的是“搞懂生意”不容易。(2013-03-26)
(8)我永远只有一种投资模式,估算未来现金流折现。有点像高尔夫,只有一种挥杆模式。(2011-01-07)
(9)投资很重要的一点是,把上市公司看成非上市公司,然后理性地去想应该怎么做。(2012-11-11)
(10)投资和自己经营企业没有什么大区别。不同的地方是,(你)投资时是你认同的人在经营。(2019-04-06)
(11)经营企业和投资一样,少犯错很重要。所谓“少犯错”不是通过什么都不敢做实现的,那叫裹足不前。“少犯错”是通过坚持做对的事情来实现。所谓“坚持做对的事情”是通过发现是错的事情就马上停止,不管多大的代价都会是最小的代价。Stop doing list也很重要。(2020-10-14)
(12)投资遵循巴菲特的逻辑:先看商业模式,理解企业怎么挣钱。95%的人投资都是focus在市场上的,这就是不懂投资。一定要focus在生意上。公司是要挣钱的。(2018-09-30)
(13)投资的基本原则就是不懂不投!(2011-03-02)
(14)投资最重要的是,投在你真正懂的东西上。如果一个人一辈子能看懂一次就可能表现比95%的人好。(2012-04-05)
(15)不做空、不margin(融资,保证金杠杆交易),不做不懂的东西。什么时候明白都不晚。不过,真的明白恐怕都是在付出大代价之后。(2012-03-14)
(16)不喜欢的公司避开就好了,千万不要去做空,因为看错一次,会让你难受很久甚至一辈子的,尤其是那些已经是有钱的人们。没人希望自己需要富两次的。(2020-08-11)
(17)Margin of safety(安全边际)实际上应该指的是能力圈,而不仅仅是价格。“能力圈”的意思就是你能够判断未来现金流折现的范围。知道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往往比自己能力圈有多大,要重要的多。(2011-01-04)
(18)能力圈很难扩大的,至少靠读书不行。不过,多读点书能告诉自己能力圈有多大。(2012-07-16)
(19)不要轻易去“扩大”自己的能力圈。搞懂一个生意往往是需要很多年的,不要因为看到一两个概念就轻易跳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或地方,不然早晚会栽的。
(20)我经常看到有人跑到自己的能力圈以外去做事情,回头安慰自己的话就是“扩大能力圈是要付学费的”。其实,对大多数有能力投资的人而言,自己的能力圈里能做的事情实际上往往是足够多的,实在是没必要冒太大的风险跑到一个未知的地方去。(2011-12-31)
(21)“最糟糕的投资方式”就是,嘴上讲的是价值投资,干的却是投机的事。(2011-01-22)
(22)投资和投机是很不同的游戏,但看起来又非常像。就像在澳门,开赌场的就是投资者,而赌客就是投机者一样。赌场之所以总有源源不断的客源的原因,是因为总有赌客能赢钱,而赢钱的总是比较大声些。作为娱乐,赌点小钱无可非议,但赌身家就不对了。以我个人的观点,其实什么人都可以做投资,只要你明白自己买的是什么,价值在哪里。投机需要的技巧可能要高很多,这是我不太懂的领域,也不打算学了。(2010-02-04)
(23)投资非常像种田,是个结硬寨、打呆仗的过程,所以投资者就像农夫。投机则像狩猎,是个零和游戏,投机者之间互为猎物,非常刺激。(2020-11-20)
(24)投资不需要任何勇气。投资做的是“两块钱的东西,一块钱卖给你”的生意,这不需要任何勇气,只需要你确信它是值两块钱的。反之,一个投资者,如果需要借助勇气,那么说明他正在恐慌。之所以恐慌,是因为他对投资产品的不了解,而这恰恰是与巴菲特“不做空,不借钱炒股,不做不懂的东西”的投资戒律相抵触的。需要勇气的都是投机。区别投资和投机这两种类似行为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当股票价格下跌的时候,投资者不会感到恐慌和害怕,而投机者会。
(25)(关于借钱投资)你借不借钱,一生当中都会失去无穷机会的,但借钱可能会让你再也没机会了。如果你懂投资的话,你不需要借钱,因为你早晚会有钱的,着什么急?如果你不懂投资的话,你千万别借钱。(2010-04-09)
(26)经营中借钱和买股票用Margin(融资,保证金杠杆交易)没啥本质区别,常用最后大概率都会倒在上面的。(2020-10-20)
(27)大多数人不碰股票就是最好的投资,除非你认为自己确实有自己了解的好公司处在便宜的价钱。(2012-04-09)
(28)我投资的标准很简单: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合理价钱。所以当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不错的公司,价钱也不错时,我就会有兴趣。生意模式好,企业文化好,基本上你就可以简单地希望他们会正常增长,所以五年十年,有增长不奇怪。关键是要看懂生意和商业模式。(201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