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大佬段永平的200条商业逻辑,不管是否创业,都应该要知道

 周阳云09-22 1459  0

4、关于看懂一家公司

(45)所谓“能看懂公司”就是能看懂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做对的事情)。所有所谓“有关投资”的说法,实际上都是在讨论“如何看懂未来现金流的问题”(如何把事情做对),比如生意模式、护城河、能力圈等等。(2012-04-05)

(46)看懂一家公司的意思就是,认同其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远大于当时的市值。(2011-01-19)

(47)要学会看懂什么是好生意,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做个生意,别的办法都要比这个慢而且不扎实。(2012-05-11)

(48)举个所谓看懂的例子,比如苹果。我在2011年买苹果的时候,苹果大概3000亿市值(当时股价310/7=44),手里有1000亿净现金,那时候利润大概不到200亿。以我对苹果的理解,我认为苹果未来5年左右盈利大概率会涨很多,所以我就猜个500亿(去年595亿)。所以当时想的东西非常简单,用2000亿左右市值买个目前赚接近200亿/年,未来5年左右会赚到500亿/年或以上的公司(而且还会往后继续很好)。如果有这个结论,买苹果不过是个简单算术题,你只要根据你自己的机会成本就可以决定了。

得到这个结论非常不容易,对我来说至少20年功夫。能得到这个结论,就叫懂了。不懂则千万千万别碰。我有个球友320/7=46买了一些,结果一个回调,310/7就卖了(现在苹果加上分红可能早就超过200了),还跟我讲为什么要卖的道理,从此我不再跟他说投资了。(2019-05-20)

(49)不懂不做(能力圈)是一个人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必要前提(不是充分的)。

“护城河”是用来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不是唯一的),企业文化是“护城河”的重要部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很强企业文化的企业会有很宽的“护城河”。

“理性”地面对市场每天的波动,仔细地检查每一个自己的投资理由及其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50)小资金的人对企业的理解一般也容易弱些,不容易看懂伟大、优秀、以及普通企业的区别,所以多数人都是容易从烟蒂开始的。只有很少的人最后会真正悟到投资的道理,并同时具备看懂伟大企业的能力。(2015-01-18)

(51)从看企业的角度,其实没人可以看到一个好企业的“永远”,但看到一个不好的生意的“永远”要容易的多。另外,对一个好企业而言,如果你看不到企业的20年,但如果能毛估估看懂5年,觉得5年内就能赚回投资并且企业还会继续很好的话,这就是一个不错的投资了。我买苹果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种情况,对不对到时候就知道了。(2012-06-28)

(52)长期而言(10年、20年或以上),坚持只投好的商业模式,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大概率上是会有比较好的回报的,而且这种投资方法让人很愉快,不需要整天瞎操心。简言之,投资人每次做投资决定时,如果想的是10年、20年的事情,最后的结果很难不好,不然就难说了。要找到自己能想清楚10年、20年的公司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生有那么10个、8个机会就非常非常好了。(2015-04-11)

(53)一般来说,商业模式经常要看的东西不外是:护城河是否长期坚固(产品的差异化的持续性,包括企业文化),长期的毛利率是否合理(产品的可替代性),长期的净现金流(长期而言其实就是净利润)是否满意。(2020-11-06)

(54)我投资和做企业是一样的,是不是买一家公司的股票,我首先看它是否健康长久,这是看得见的。如果这个企业急功近利,那我就敬而远之,不管它短期内看起来有多红火。(2007年,《南方人物周刊》采访)

(55)我看公司主要看两个东西:生意模式和企业文化。这两样东西中任意一样我不喜欢,我就不会再继续看下去,所以没有懂不懂的问题,我不需要懂我没兴趣的公司。如果生意模式我喜欢(当然至少要懂了),企业文化也很好,那就老老实实等好点的价钱。持有一个自己懂且喜欢的公司,最大的特征就是可以完全漠视市场的变化,可以拿着睡好觉。(2019-04-07)

(56)我会把有好的企业文化作为想买的前提之一。如果觉得不信任这家公司,就连报表都不会看的。(2010-06-04)

(57)企业文化作为过滤器非常有威力,为我避免了很多错误。怎么选对的公司是“能力问题”,不选错的公司是“是非问题”。(2020-06-08)

(58)了解每个公司的办法可能都不太一样,我一般用排除法,发现不喜欢的东西就离开了,最后能留下的目标很少,没办法了解的公司就不碰了。(2010-03-01)

(59)我采用的大概叫“守株待兔法”,没有太系统的办法,也不每天去找,碰上一个是一个,反正赚钱也不需要有很多目标(巴菲特讲,一年一个主意就够了)。(2010-04-25)

(60)好公司出来时,你会知道的。2、3年找到一个就好。(2019-08-02)

(61)愿意化繁为简的人很少,大家往往觉得那样显得没水平,就像买茅台一样,没啥意思。(2019-08-14)

(62)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我的理解是对公司的理解度,而不是股票短期的价格波动。对一个伟大公司而言,有时候一点点价格差别,10年后看都不是事,但因为差那点价格而错过一个好公司就可能是大事了。(2020-10-15)

(63)我对“估值”的定义基本上就是对企业的了解,只有当我觉得很了解一个企业的时候,我才能对企业有一个大概的“估值”,这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绝不是很多人以为的不知道哪里有一个神秘的公式,每当要估值时就用公式算一下就可以了。这个很长的时间大概不是用小时或天来计算的,大概用很多年作为单位比较合适。

(64)我并不懂通常意义上的“估值”,就是所谓股价应该是多少的那种估值。我一般只是想象,如果某个公司是个非上市企业,我用目前的市值去拥有这家公司和我其他的机会比较,哪个在未来10年或20年得到的可能回报更高(这里的回报其实是指公司的盈利,而不是股价的涨幅)。所以,我能看懂的公司非常少,亏钱的机会也非常少,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不错的。我并不在乎别人这一时期赚了多少钱,我只考虑自己的机会成本。(2019-03-13)

(65)“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这就是我说的“毛估估”的意思。很多人的估值就有点“精确的错误”的意思。(2018-05-28)

分享海报
餐知社_餐饮产业新媒体
本文地址:https://mizhou.vip/biji/yygl/210.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4H快讯

热门文章

总榜排行

头条推荐

标签列表

商界大佬段永平的200条商业逻辑,不管是否创业,都应该要知道

1.关于好公司(1)好的商业模式加好的企业文化一般是好公司的特征。(2015-04-17)(2)所谓“好公司”,是有原则的公司,不是单纯利润导向的公司;是那些知道要做对的事情...(09-22)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