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PDF/附件下载)
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华兴资本联合发布《2021年度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报告整合21家上市餐饮企业数据、60余家连锁餐饮头部企业反馈的调研数据以及决策者判断数据,参考并引用相关报告和数据40余篇,历时3个月编撰完成。报告共60页,分为总体现状及发展趋势、供给端的整合与发展、需求端的进化与革新、细分赛道分析(新茶饮、小酒馆、烘焙和预制菜等)、企业家信心指数调研、政策环境等六个章节,附录整理了部分上市公司2020财年以及2021上半年揿售额和门店数、2020-2021年餐饮行业投融资情况205条。
报告全文配图表112个,文字超31000字。报告指出,中国餐饮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2.9万亿增长至2019年的4.7万亿,年复合增长率达10.1%。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恢复至4.7万亿,之后行业将重新健康成长,2024年市场规模可达到6.6万亿。报告还分析了中国大餐饮行业总体现状及发展趋势、行业发展格局、外卖的发展、餐饮行业的创始人需要全面的经营能力、社交媒体对于餐饮业的发展、数字化变革、餐饮的资本化、供给端的整合与发展、需求端的进化与革新、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共振带来的赛道新机会示例、企业家信心指数调研、近期餐饮行业有支持政策推出等内容。
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与华兴资本联合发布《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该报告整合21家上市餐饮企业数据、60余家连锁餐饮头部企业反馈的调研
数据以及决策者判断数据,参考并引用相关报告和数据40余篇,历时3个月编撰完成。报告全文共60页,分为总体现状及发展趋势、供给端的整合与发展、需求端的进化与革新、细分赛道分析(新茶饮、小酒馆、烘焙和预制菜等)、企业家信心指数调研、政策环境等六个章节,附录整理了部分上市公司2020财年以及2021上半年揿售额和门店数、2020-2021年餐饮行业投融资情况205条。报告全文配图表112个,文字超31000字。
第一章中国大餐饮行业总体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市场概况
中国餐饮市场一直健康成长,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2.9万亿增长至2019年的4.7万亿,年复合增长率达10.1%。由于疫情的影响,餐饮市场规模2020年下滑15.4%至4.0万亿,但是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恢复至4.7万亿,之后行业将重新健康成长,2024年市场规模可达到6.6万亿。
中国餐饮业按菜式可以分为中餐、西餐及其他菜式三个细分市场,分别占比79.4%、15.2%和5.4%(2019年)。中餐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2.3万亿增至2019年的3.7万亿,年复合增长率为9.2%。西餐市场规模自2014年的0.3万亿增至2019年的0.7万亿,年复合增长率为12.8%。
根据央广网、红餐网披露的数据,我国餐饮市场门店数在波动中上升,截至2020年,我国餐饮门店数量达到653万家,同比19年下降11%,主要是疫情导致了部分中小型餐饮企业离场。
对于作为个体的餐饮品牌,能够持续加速开店是较为稀缺的能力我们获取了部分大餐饮行业龙头公司每年净新增门店的数据。从该数据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已经上市的餐饮企业,还是未上市的头部餐饮企业,其每年净新增门店数基本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很难在下一个自然年度开出更多的门店。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各餐饮企业的组织能力无法每年都保持很大的进步;因此,一般来说,餐饮企业在一个自然年度开出了多少门店,其组织能力对应的就是开出这个自然年度门店数的水平,无法验证其下一个自然年度能够开出更多的门店。而组织的不断迭代又涉及到内部不同部门利益的协调、组织扩容后的管理稀释等问题,这也是限制餐饮企业最后能否实现全国规模连锁和跨区域扩张的核心问题。从下表可以看出,能够做到不断增加每年净新增门店数,进而保持门店数量持续高增长的中餐公司在行业中极为罕见。
海底捞是一个案例,公司做到了每年净新增门店数的不断增长。海底捞在2018年之前经历了24年的发展,在这期间它在全国范围内一共开设了466家门店;自2018年上市后到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在近3年的时间内就增加了约1,100家门店,且每年的门店净新增数均有不小的提升。2020年整个餐饮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是并没有影响海底捞扩张的脚步,仅2020年一年海底捞就增加了500多家门店。而海底捞能做到门店的不断加速增长,其强大的组织能力是背后最重要的支撑,管理团队已经验证了自身通过组织的搭建而取得的做产品、做单店、做扩张这三项带领公司走向成功的能力。但是,作为一个经营大店正餐业⼀模型的公司,海底捞仍需关注开店节奏和新店的经营爬坡情况;在竞争激烈的中餐领域,一旦开店过快使得门店整体经营效率下滑,将影响公司整体的战略布局和盈利能力。此外,在当前新冠疫情不时爆发的背景下,需求端的恢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过快的开店有可能稀释品牌稀缺度从而降低消费者对品牌的黏性,进一步影响公司的整体经营效率。近期,海底捞也注意到了开店过快的问题,宣布将在2021年底前关停约300家经营未达预期的门店。
(二)行业发展格局
中国餐饮行业连锁化率和集中度的提升空间较大。目前国内餐饮行业竞争格局非常分散;根据美团披露的数据,2018-2020年国内餐饮连锁化率分别为12.8%、13.3%和15.0%,行业连锁化率在逐年提升。分城市线级来看,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的餐饮连锁化率高于三四五线城市,主要是由于更大的连锁餐饮企业会优先布局一二线城市;2020年,随着疫情带来的行业整合,一线城市的餐饮连锁化率也突破了20%;此外,从右图可以看到,大部分规模的连锁餐饮企业占比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
目前美国和日本的餐饮连锁化率分别达54%和49%,而中国餐饮连锁化率不到20%,较美日仍有提升空间。而从餐饮品牌的集中度看,中国餐饮品牌CR5(前五企业集中度,下同)仅约2%,而美国和日本CR5分别达到15%和14%,中国较成熟市场有较大差距,且中国餐饮市场CR5除海底捞外均为西式餐饮。
从中西餐特点的对比看,中国餐饮集中度低、连锁化/迅速扩张难的主要原因是品类标准化难度高(其中的重要原因包括中餐的素材、菜系、菜品极其丰富;烹饪手法、工序复杂等)、公司治理能力不强(多为家族企业,现代化管理企业较少)、口味区域性较强难以全国推广。
……
(三)外卖的发展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一个新要素
(四)餐饮行业的创始人需要全面的经营能力;同时,近年来餐饮行业的人才密度快速提升,但仍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
(1)餐饮企业创始人需要拥有的三个重要能力
(2)近年来餐饮行业的人才密度快速提升,但仍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
(五)社交媒体对于餐饮业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助力
(六)数字化变革正在发生
(七)餐饮的资本化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第二章 供给端的整合与发展
(一)中国餐饮供应链的链条复杂
(二)作为餐饮供应链的代表,我国冷链物流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开始进入加速发展期
(1)相对于发达市场,我国冷链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和发展初期
(2)随着餐饮市场的发展和资金的流入,我国冷链行业已经进入加速发展期
(3)多种因素推动着冷链行业的整合和发展
(三)预制菜和中央厨房也是提升餐饮效率的重要供应链环节
(四)在餐饮供应链中,各环节已经涌现市场参与者
(五)中国餐饮数字化变革正在发生
第三章 需求端的进化与革新
(一)“一人户”、“二人户”家庭占比持续上升
(二)Z 世代用户给餐饮行业带来了改变
(1)相对于之前的消费者,Z世代用户可支配收入更高且正逐步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
(2)信息爆炸:Z 世代每天接受各种渠道的信息推送,小红书、大众点评、B 站等测评成为选择餐厅的新标准
(3)颜值经济:Z 世代比上一代消费者更加注重餐厅、菜品的颜值,打卡留念成为 Z 世代习惯,也因此诞生了一批新茶饮、网红餐厅
(4)养生一族:Z 世代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例如低卡即食食品和健康餐的需
求因此暴涨
(5)社交需求:社交场景成为 Z 世代餐饮消费的重要关注点
(6)“懒人”餐饮:自热、速冻和即食食品成为热门
(7)注重消费体验
(8)认可中国制造,国潮当道
第四章 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共振带来的赛道新机会示例
(一)新茶饮
(二)咖啡
(三)小酒馆
(四)烘焙
(五)预制菜
(六)团餐
(七)其他值得关注的餐饮细分市场
第五章 企业家信心指数调研
第六章 近期餐饮行业有支持政策推出,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二)反对食品浪费
(三)从执法层面看到了对餐饮 IP 保护力度的提升
(四)打击快招公司,净化加盟市场环境
源文件图片比较多,加载可以能会比较慢,建议通过链接下载源文件!
如需 高清完整版 《2021年中国连搀餐饮行业报告》请点击下方链接,免费下载免费下载免费下载免费下载